1、专业介绍
专业面向国家能源战略及新能源产业的需求,针对青海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建设,致力于研究新能源的种类、特点、工程应用及相关技术发展趋势,聚焦光伏发电产业链(光伏电池制造+光伏发电运行控制),并辐射风电、储能、电网优化、多能互补等领域,逐步构建面向高原新能源应用领域的技术体系。获批“能源动力”校级一流学科,校企联合获批省级“新型研发机构”,并与天合光能联合共建光伏材料与技术研究基地,推动建设“高原水能高效转换与生态利用大型平台”。毕业生可在光伏发电、风力发电、储能技术、氢能开发、智能电网等领域进行设计制造、运行控制、项目管理等工作,就业方向主要包括新能源装备制造单位(如天合光能、隆基绿能、比亚迪等)、大型发电集团(如华电集团、国家电投下属企业等)以及电网公司(含下属子公司)等。
2、培养目标
培养掌握新能源高效转化与应用、新能源运行设备与系统、新能源运行调控、新能源转化与储存等方面专业知识,能够在能源行业从事以光伏、风电、储能为代表的新能源领域的设计制造、运行控制、项目管理等工作,富有社会责任感,创新创业精神和工程实践及终身学习能力的应用研究型拔尖人才。
3、核心研究方向
清洁能源高效转化利用;新能源电力系统优化与分析;新能源转化储存技术。
4、核心课程
传热学、流体力学、光电光化学转化原理、太阳能电池原理与技术、新能源系统建模与仿真、电机与电力电子技术、电力系统基础、光伏电站设计运行与控制。
5、业绩成果
获批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8项(1060.6万元),厅局级科研项目7项(680万元),横向项目2项(330万元),累计科研经费:2070.6万元;发表SCI论文31篇,中文核心8篇,授权发明专利2项,举办学术会议3场,参加学术会议11次,做大会主题报告3次,赴省内外院校或企业开展项目洽谈11次。《大型水电机组水力稳定性运行关键技术及应用》项目荣获2023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一等奖,《长寿命流体机械磁流体密封装置研发及应用》荣获2024年中国设备管理协会创新成果特等奖,2025年科技成果《高比例清洁能源电网大型水电机组调能稳定性及工程应用》获青海省科学技厅成果证书,研发的《New Magnetic Sealing Device》获第50届日内瓦国际发明金奖(Gold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