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一)经济学(学制四年,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)
专业介绍:本专业是研究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的经济活动、运行规律和发展规律的学科。旨在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、应对经济环境变化的选择决策能力、把握经济社会运行本质的能力。
经济学专业扎根青海,深耕高原特色经济,着力打造经济学、金融学、统计学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互交叉渗透的具有特色的经济学专业,形成“大数据+四地”和“生态+经济”2个重点方向交叉学科团队。本专业师资队伍由26名涵盖经济学、金融学和管理学+数据分析专业的博士、硕士教师组成,且多名教师具有英国、日本等海外留学经历和金融监管、知名外企等工作经历。本专业结合大数据金融与人工智能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等优势资源,培养具有国际视野,具备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和较强社会适应能力的高素质经济学人才。
培养目标与核心能力要求:培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向,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,具有国际视野、家国情怀和创新意识,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、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,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,具有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,掌握经济学的基础理论、基础知识、基本技能和分析方法,熟悉大数据分析方法和相关软件应用,熟悉区域特色产业经济,具备良好的经济学思维、大数据分析应用能力和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展渗透的能力,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经济学人才。学生毕业后能够胜任经济研究、经济分析和经济管理等相关工作。
核心课程:《资本论》导读、经济史、经济思想史、当代中国经济、国际经济学、区域经济学、发展经济学、经济法学等课程。
主要实践环节:统计学、计量经济学等课程中的课堂实践以及军事训练、认知实习、专业实习、毕业实习等集中实践。
就业方向:在金融监管部门(含政府相关机构)、金融机构、金融科技企业、第三方金融服务机构及相关企事业单位,从事金融实务、金融数据分析、金融风险管理、金融科技产品开发、运营及管理等工作。
(二)金融科技(学制四年,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)
专业介绍:金融科技专业作为前沿技术赋能金融的创新成果,是一门多学科交叉融合、实践性突出的新兴专业。立足金融行业与科技发展趋势,致力于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。专业聚焦两大核心方向。一方面,引导学生系统掌握金融学基本理论,构建扎实的专业知识体系;另一方面,着重培养学生对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云计算等新兴前沿技术的创新运用能力,旨在以科技赋能理念解决金融实践中的各类问题。通过系统课程设置,学生将全面掌握金融数据处理与分析技能,培育大数据思维,提升创新实践能力,成长为适应金融科技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。
培养目标与核心能力要求:专业以服务国家战略与青海省社会经济发展为导向,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金融科技人才。在知识体系构建上,学生将系统研习经济学、金融学、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理论知识,形成复合知识结构,同时拓宽国际视野。在能力培养层面,本专业聚焦三大核心能力塑造:其一,学生需熟练掌握数量分析方法与现代计算机技术,从而具备深入研究分析经济金融问题的能力;其二,通过实践训练,学生将熟练开展社会经济金融调查,强化金融分析与信息技术操作能力;其三,依托学校优势学科与国家发展战略,学生能够有效融合经济金融学与信息技术知识,培养向经济金融学相关领域拓展渗透的能力。
通过扎实的知识体系构建与核心能力培养,毕业生可胜任金融监管部门、国内外金融机构、企事业单位的金融实务、金融数据分析、金融风险管理等领域的研究与事务工作。
核心课程:公司金融、证券投资学、Python经济金融大数据挖掘与分析、机器学习与经济金融应用实践、金融工程学、数据库原理、金融风险管理、国际经济学、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、国际金融学等。
主要实践环节:统计学、计量经济学等课程中的课堂实践以及军事训练、认知实习、专业实习、毕业实习等集中实践。
就业方向:金融机构、金融科技企业、第三方金融服务机构、金融监管部门及相关企事业单位、政府部门从事金融科技产品开发、运营和管理等相关工作。